绿色消费助力除陋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提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法律目标,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上面临的全新任务。从滥食野生动物开始革除陋习,必将带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陋习往往与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相关,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因素中,所谓非理性消费也在此列。革除陋习不仅要靠法律强制,而且要靠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绿色消费是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或服务。有学者运用排除法对非绿色商品进行了类型化列举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使用来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原料的商品;生产中涉及对动物进行残酷或不必要剥夺的商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的商品。显然,滥食野生动物与这些排除要素完全吻合。又如,使用高污染高排放的汽车、没有合理回收措施的一次性用品、不自觉实行垃圾分类、浪费能源资源等各种不良消费行为,尽管有些并非法律所禁止,但本质上都属于陋习之列。
笔者认为,革除陋习最关键的是引入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机制。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道路,重点都是放在经济领域并侧重生产环节。实践证明,作为短板的消费领域问题不解决,绿色发展就落不到实处。特别是某些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陋习已到了非革除不可的时候。
绿色消费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结合起来,使公众的消费权益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高度地融为一体,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必将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建立绿色消费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产业政策(如国家有关部门已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科学技术、法制、市场环境,也包括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等思想观念的引导。
陋习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根除,需要痛下决心,并把握好时机,既要坚决革除,又要重视方式方法,尽量降低社会震动和治理成本。在我国,革除陋习主要面临着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双重阻力。以滥食野生动物为例,物质层面涉及诸如养殖业退出等经济问题;而观念层面,可以通过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引导逐渐改变。在一定意义上,消费观是决定性的,只有扭转了消费观念,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滥食野生动物等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
科技技术
- 芜湖冰箱2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统一人工【7X24小时
- 兰州江自动化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维修电话号
- 余姚空气能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
- 燕郊电视机维修-燕郊电视机维修电话号码
- 瓦房店油烟机售后维修服务中心-(7X24小时)登记
- 净化空调维修安全-净化空调维保需要什么资质
- 株洲集成灶售后服务电话号码-(7X24小时)登记报
- 乌鲁木齐空调全国维修电话-24小时服务热线
- 徐州寿光电视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全国统一人
- 温州平顶山太阳能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全国统一人
- 银川镇江壁挂炉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全国统一人工
- 邢台统帅洗衣机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全国统一人
- 三亚北海油烟机厂家服务热线
- 喜香玉热水器E1故障码-百色热水器故障代码E133
- 温岭集成灶全国维修电话-24小时服务热线
- 拉萨集成灶厂家统一人工客服电话号码多少(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