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卫星或将坠落朝鲜半岛
卫星坠落事件
一、卫星基本信息
一颗名为ERBS的地球观测卫星,是美国航天局(NASA)的退役卫星。它重达2450公斤,于1984年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升空。原定的服役期限为两年,它实际上服务至2005年后才正式退役。而就在最近,这颗卫星在时隔近半个世纪后,于2023年1月再次重返大气层。
二、坠落风险与时间预测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于本月9日发布预警信息,预测这颗卫星的残骸可能在当日中午12:20至13:20(当地时间)期间坠落在朝鲜半岛范围内。NASA的分析指出,残骸击中人的概率为1/9。大部分部件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但仍有部分残骸可能散落到广泛区域。
三、韩国的应对措施
航空管制:为确保安全,韩国全国机场自9日中午12:10起暂停所有航班起降,预计持续至13:19,并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延长。
公共预警:韩国通过短信向民众发布警报,提醒民众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一旦发现疑似残骸,需立即报告消防部门,并严禁触碰。
应急机制:韩国成立“宇宙危险对策本部”,联合各领域专家及官员共同制定应对方案。
四、国际责任与争议
此次卫星残骸坠落事件引发了关于太空垃圾管理责任的广泛讨论。韩国舆论指出,作为卫星发射国的美国,放任报废卫星自由坠落的行为存在巨大潜在风险。目前,美国在全球在轨卫星中的占比超过60%,其中包括大量商业卫星。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太空碎片治理的紧迫性。
事件影响与后续
虽然此次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它无疑暴露了太空碎片管理方面的漏洞。韩国的防御性措施,如停飞航班、发布公共预警等,为类似事件提供了参考模板。此次事件也进一步凸显了国际社会对于完善太空责任机制的需求。这一事件不仅提醒我们需要对太空垃圾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也提醒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太空责任机制进行反思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