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家公司因超时加班被罚
一、涉事企业及其违法事实、处罚情况
近日,北京市两家公司因违反劳动保障法规,被当地人社局查处并处罚。这两起案例不仅是对违法企业的惩戒,更是对全社会劳动者权益的有力维护。
首先受到处罚的是北京世纪曙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2021年3月至7月,该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顾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益,安排14名劳动者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且未保障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保障法规,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西城区人社局于2021年11月5日对该公司处以警告和罚款7000元的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整改。
另一家是北京市鸿聚德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迎宾分公司。自2021年4月至10月,该公司同样存在严重超时加班的违法行为,涉及44名劳动者。这些劳动者每月被强制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严重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权益。鉴于此,怀柔区人社局于2022年2月16日对该公司处以警告和罚款17600元的处罚,并责令其整改。
二、处罚依据与标准
上述两起案件的处罚均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对于超时加班的违法行为,按照每人100-500元的标准计算罚款。世纪曙光公司按照14人每人500元的上限进行了处罚,而鸿聚德公司则按照44人每人标准进行了处罚。
三、案例意义
这两起案例是北京市“整治超时加班”专项行动的典型成果,充分展示了劳动监察部门对于超时加班问题的严肃态度。这两起案件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话题曾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显示出公众对于超时加班治理的高度关切。
此次事件无疑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各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呼吁广大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市场的公平、和谐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