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佳的伦敦奥运金牌氧化了
事件背景
中国著名的女子帆船运动员徐莉佳在近期发现,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出现了氧化的迹象。这枚金牌,之前被捐赠给了中国航海博物馆,虽然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精心修复和清理,金牌恢复了部分的光彩,但仍然无法重现最初夺目的辉煌。
氧化原因的
材质之殇:伦敦奥运会金牌看似金光闪闪,但实际上主要是纯银材质,表面仅仅是一层薄薄的黄金镀层。银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金属,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那一层黄金镀层相对较薄,无法有效地隔绝这种氧化反应。
工艺之过:据了解,金牌在镀金后可能并未经过深入的加工处理或者高科技的纳米技术处理,这使得镀金层的稳定性大打折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硫化物、汗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镀层容易发生变色或者剥落。
保存环境的考验:如果存放的周围环境存在硫化物或者含有铅等化学物质,也可能加速金牌镀层的氧化过程。
与其他赛事奖牌的对比
与徐莉佳的伦敦奥运金牌相比,同时展出的北京奥运会铜牌却完好无损。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采用了独特的“金镶玉”工艺,内部金属结构稳定,且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甚至经过了从2米高空摔落的测试,质量显然优于伦敦奖牌。
近年来其他国际赛事的奖牌也频频出现问题,如东京奥运会的金牌“掉皮”事件,以及巴黎奥运会的铜牌氧化、脱皮等问题。这些现象表明,国际赛事的奖牌质量问题并非个案。
行业内的热议
专家们指出,奥运奖牌的镀金工艺标准差异很大。虽然黄金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如果镀层太薄或者工艺不精细(如镀层没有充分封闭),奖牌即使在短期内存放也可能出现氧化问题。徐莉佳的伦敦奥运金牌氧化事件揭示了该奖牌制造工艺的局限性和缺陷。这也引发了对奥运奖牌制作规范的持续关注和讨论。